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获奖项目 >> 城市规划

灵川县甘棠江滨水区综合建设工程(甘棠江公园)城市设计

发布时间:2014-12-31
2011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主要编制人员:林兵、廖广山、李文勇、韦伟、王颖、周彦、杨林霞、李敏、郑海涛、王雯雯、王建宁、陈利花


1、项目简介
1.1 规划背景
灵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与桂林市叠彩区接壤,地处桂林市的北大门(图1)。灵川县风景秀丽、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大桂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川县为桂林中心城市外围重要的工业基地,县内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建材、精细化工、电力、医药、生物工程、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用地逐步迁至县城外围。县城内大量的工业用地,亟待在城市改造中退二进三,以提升城市品质。     本项目用地位于甘棠江沿岸,北临灵川县老城区,南接灵川县城新建区。距桂林火车客运北站5公里、距桂林市中心区仅10公里、距两江国际机场不到25公里。     项目用地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和优美的景观环境,担负着灵川县城旧城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功能的重任。本项目将以甘棠江两岸绿带为核心,突出滨水景观特色,带动包括城市休闲商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建设。

1.2 规划范围
甘棠江滨水区,位于灵川县城中心地带,是城市的景观绿轴。本次城市设计的范围主要为甘棠江两岸用地,北至灵川老城区,南临灵青公路和桂矿路,东至甘棠江东岸丘陵,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96平方公里(图2)。
甘棠江为漓江上游的支流,江面“宽、缓、深”,常年流水不断,沿岸环境优美。甘棠江是灵川的母亲河,于县城中心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滨江路及沿江河滩是县城居民平日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甘棠江滨水区的规划建设将形成灵川乃至桂林新的城市风景线。


2、规划构思
2.1 规划理念
快城市,慢生活
     快城市:借助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机会,进一步扩大和加速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城市高效和快节奏运行,营造先进城市形象。
慢生活:利用好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政策环境,充分挖掘地方旅游资源和人文环境,突出休闲旅游项目的设置,体现桂林北区与生态的城市风貌,以及闲适的生活环境。


生态优先,强化显山露水    设计与环境相协调,注意对生态景观的保护,充分体现灵川“山、水、城”的现代城市景观特色(图3)。确保甘棠江滨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留出生态廊道,与城市绿地融合渗透。  注重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提供市民户外活动的场所,成为展示城市生活的舞台;强调亲水空间的设计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塑。 


2.2 规划目标

生态甘棠——构建城景交融、系统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滨江景观。
活力甘棠——构建商贸繁荣、生活丰富、人气汇聚的活力滨水区。
文化甘棠——构建体现灵川文化传承、工业历史积淀等特色的文化街区。

2.3 规划定位
本项目将以甘棠江两岸绿带为核心,突出滨水景观特色,带动包括城市商务、休闲旅游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集滨水生态旅游景观带、休闲商业区、文化中心、度假酒店、会议中心、景观房地产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区,成为桂林城市重要的门户地区之一。

灵川甘棠江滨水区定位为RBD(游憩商务区)——桂林城北新区集滨水生态旅游景观带、休闲商业区、文化中心、度假酒店、会议中心、景观房地产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区,是桂林城市重要的门户地区之一(图4)。 


3、规划设计

3.1 空间结构
甘棠江玉带 山水城画廊
甘棠江滨水区的规划结构为:一江两带,一核两轴,多组团(图5)
“一江”——甘棠江
“两带”——滨江两岸的绿化景观带
“一核”——甘棠江公园生态绿核
“两轴”——历史序列轴和休闲商业景观轴
历史序列轴:将现状废弃的工厂专线铁路改造为火车主题公园,体验灵川历史的变迁
休闲商业景观轴:通过步行绿地系统,贯穿甘棠江两岸的休闲商业组团
多组团——由滨江绿带串联各功能组团,各组团既分区明确又互有渗透,充分体现了区域内用地的综合性。
3.2 公共活动与开放空间规划
构建城景交融、系统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滨江景观。
规划策略:构筑“一江两岸一核”的绿地系统,完善城市绿地网络。
整体上形成甘棠江为主轴,滨江绿化向两岸腹地渗透的格局,以期达到山水与城市相互渗透,绿脉与江景贯通的目的。
开放空间多元化:为了吸引不同层次的市民和游客,规划极力创造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多种用途、多种结构的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系统(图6)。

景观岸线多样化:将滨水空间与建筑环境相融合起来,精心处理开放空间和建筑地区交界的边缘线,使之富有变化;结合起伏多变的地形,通过多标高和多断面的设计,形成丰富的景观感受。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空间和生动的滨水环境(图7)。

3.3 规划用地布局
3.3.1 发展目标1:构建商贸繁荣、生活丰富、人气汇聚的活力滨水区。
城市发展策略:提倡多功能混合使用,以促进区域的活力及未来开发的灵活性;强调滨水商业空间的建设,形成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通过开放空间走廊,使城市受益于滨水区域建设提升的开发潜力,创造更优良的居住环境(图8)。
高铁提速城市——对应高速铁路的建设布局商务办公区;
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结合旅游设施建设,规划滨江高端旅游接待区;
提升城市旅游价值——突出休闲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滨水文娱商业服务区;     桂林城市骨架拉大——建设滨水高端居住区,吸引区域以外的人群;

城市更新——结合城市更新建设滨水居住组团,为本地居民创造宜居环境。 

 

3.3.2 发展目标2:构建体现灵川文化传承、工业历史积淀等特色的文化街区
城市发展策略:
旧城更新——改造旧厂房为创意工厂
桂矿专线铁路——将工业专线铁路纳入公园规划,形成火车主题公园
创造多元的公共空间——结合滨水区域的景观整治,提升城市品质,规划工业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活动设施。
城乡一体化——村庄搬迁改造与安置,规划居住组团作为主要安置用地,并制定相应政策解决农民的生活发展问题。


3.4 道路系统规划
区域内形成“三纵两横”的路网结构,与城市路网合理衔接,并加强至桂林的南北向道路的贯通,以疏解过度集中于桂黄公路的交通压力(图9)。
南北向强调车行贯通——新建东环路、滨江路加强南北向交通连接。
东西向强调亲水性——滨江步行东西贯通,向内延伸。
提供城市慢行系统——区域内部以步行系统为主。结合台地,布置不同层次的步行道,并划分出专门的自行车道,设置自行车出租点,给游客提供多种选择。

3.5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不同级别设置,区域内的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有: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业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
居住区级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停车设施,按相应的服务半径设置(图10)。


4、重要地段城市设计
4.1 滨水休闲景观带
休闲绿地为甘棠江滨水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将沿江的大部分用地设计为开放绿地。建立以步行和自行车游览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组织,将甘棠江沿岸建设成为一个融历史文化展示、生态工程体系、景观体系、公园体系、城市排洪安全体系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图11)。

4.2 甘棠江公园
以甘棠江南岸的山体绿地为核心,结合现状废弃的桂矿铁路专线,并拓展至南岸的滨水绿地和江心生态绿洲,形成以铁路游览为主题的开放性公园(图12)。
专线铁路串联了公园内外代表灵川各历史时期的景点:
宋窑遗址——将上窑村进行环境整治,并改造为宋代村落的形式,作为再现宋代制窑工艺的展示体验区(图13)。
桂北人民武装起义纪念碑(解放战争)——将现状位于灵川县二小校内的桂北人民武装起义纪念碑迁移至甘棠江公园东侧山坡上,作为灵川县解放的里程碑(图14)。
工业展览馆(工业时代)——铁路游览线路从工业展览馆的底部架空层穿过,在此设休息站。游客可以进入工业展览馆,参观工业文明的早期成果,如蒸汽机头等(图15)。
创意工厂(工业转型期)——以创意产业使之成为展示工业转型期的舞台(图16)。

游憩文娱商业区(后工业时代)——是铁路游览的终点站,游客可以通过步行系统游览南北两岸的游憩商业区,亦可步行至江北,或乘船或步行,游览滨江景观,享受后工业时代的休闲生活(图17)。


4.3 创意工厂
在城市更新中,灵川县城里有大量的现状工业建筑面临着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两种不同的命运。
本次规划提出创意工厂的概念,将用地内停产的工业建筑,进行内部改造。利用工业建筑的大空间布置服装设计与展示、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画廊等丰富多彩的创意产业,成为工业转型期产业调整的展示舞台。创意工厂作为旧城更新中,对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一种尝试,可以为下一步灵川县城更多企业迁转、停产后,工业时代的建筑在后工业时代的再利用提供实践经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4 游憩文娱商业区
游憩文娱商业区位于用地东部,通过步行系统,贯穿甘棠江南北两岸。该片区作为甘棠江滨水区体现城市公共性功能的地区,主要为城市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提供旅游、休闲、购物观光、娱乐及商业服务等活动场所,强调旅游服务职能。

4.5 高端旅游会议区
于甘棠江南岸,用地东西两端设置高端旅游会议接待用地。
充分利用沿甘棠江的一线景观优势,发挥国家旅游改革试验区的政策环境,建设高端旅游接待和会议服务产品,完善桂北旅游高端产品层次和服务体系。
将采取低密度、低强度、高档次的开发模式,建设各类高端的、主题式旅游接待区和酒店群,作为滨水区域与甘棠江之间的生态保护与新区建设的缓冲地带。

4.6 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活动中心位于用地中部,桂黄公路东侧、甘棠江南岸,邻甘棠江公园。于用地内规划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并与甘棠江公园的生态绿地相融合,形成灵川县的文化活动中心。
规划保留甘棠江北岸的县体育馆和滨江广场,结合周边规划商业服务设施和滨江绿地,形成北岸的活动中心。

4.7 典型居住区
规划用地临甘棠江,东可眺植被繁茂的丘陵,西以长蛇岭为背景,山环水绕,景观优势明显,适于打造具有桂林“山水城”特色的人居环境。
用地内布置了多处居住组团,并于临江处,结合极佳的环境景观,适当规划一些以低层住宅为主的高品质居住社区。

5、结语
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将以滨江景观的整治为主题,同时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旅游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更新、改造区域城市景观和居住环境,增加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商业服务设施,全面提升甘棠江滨水区的城市品质和土地价值。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环境效益优良:规划建设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滨水景观,使河流廊道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提升了滨水空间的景观价值。
良好的经济效益:结合高品质的滨水空间,规划高端旅游休闲服务项目和商业设施,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区域的城市活力;建设高品质居住社区,使区域内的土地价值******化。
社会效益显著: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人群的需求,合理安置搬迁群体。结合公园建设旅游村落,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选择,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甘棠江滨水区的建设,一座魅力新城将在桂林北大门绽放!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126号